第147章 鬲候府的家宴2-《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2/3)页

    同时,妾在家庭中的权利也是很受限制,十分卑微的。首先,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妾被排除在家庭之外。

    妾的亲属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

    这一圈亲戚认下来,吴咏感觉自己有些头昏脑胀。等回到座位上,卓太君拉着吴咏的手,又问询了一下前厅的状况。

    吴咏不想破坏气氛,就捡一些好的情况说了,让一旁的朱孜听的直撇嘴,但他也不敢当着卓太君的面拆穿吴咏。

    卓太君对吴咏是越看越满意,忍不住又笑着对厅中的众人说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吴咏当着朝廷太傅和三公的面,五步内做出一首诗,直接通过考核,成为天子侍读。”

    “还有这事啊!家里可没人和我说过。”厅中众人都配合着惊叹起来。听到众人这样说,卓太君心里更开心了,便对另一边坐着的朱孜说道:“孜儿,将你堂兄吴咏的在朝堂上吟诵的诗给你的姑婶姊妹们念一遍。”朱孜一愣,想了好一会,也只想到一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见众人都盯着他看,更让他无地自容,最后硬着头皮说道:“回祖母,孙儿不记得了。”这话一出,卓太君的脸色顿时垮下来。

    她本来是想让朱孜趁着吴咏出名这个机会,也让自家的孙儿在亲戚面前露露脸,却没想到他这么不争气。

    同时心里暗叹起来:看来今后不能再宠溺他了,如此下去,只会令更多人耻笑。

    此时偌大的客厅中,寂静得可怕。朱孜羞愧得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

    “祖母,让我来给诸位姑婶姊妹吟诵吧,阿弟他近日一直忙着蒙学,可能精力不够用。”吴咏循声望去,竟然是朱孜的大姐朱宝风。

    卓太君意兴阑珊地点点头,

    “好,你来吧!”随后朱宝风便在大厅中,吟诵起吴咏作的那首《使至塞上》。

    厅中众人大都是读过蒙学的,自然能分辨出诗的好坏。大家听完,妇人们都是目光炽烈地看着吴咏,少女们的目光中透露出崇拜。

    五姓家族本是一体,哪个府中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会传到其他府中。

    吴咏第一次来作的那首劝学诗,早已传遍五个侯府。如今再次听到吴咏作的边塞诗,不禁佩服起他的才学来。

    要知道吴咏现在可才十二岁,便能诗服太傅和三公,将来的成就必然不会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