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特殊来客-《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第(3/3)页
本来吴咏担心有高僧在桌,会有忌口,询问之下,才知道时下的佛教徒是荤素都吃的。
其实他哪里知道,吃素始于后世南北朝时梁武帝的推行。相传梁武帝读《楞伽经》,经云\"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食众生肉\",他读了非常感动,自己发愿吃长素。
他是佛门的大护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动\"素食\",于是很快就影响整个僧团。
这个运动推展得非常成功,不但出家的佛弟子接受,连在家信徒也接受了,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素食,一直延续到吴咏穿越时,国内佛教吃素都是清规戒律。
而其它国家地区,虽然有佛教盛行,但并没有人推行素食运动,依然保持佛早年的教诲,可以吃三净肉或五净肉。
佛教提倡不杀生,但一般允许食用三净肉。三净肉是一个佛教术语,指信徒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类。
还有五净肉的说法,是上述三个加上自然死亡,以及被其他鸟兽杀死食余的肉。
甚至后来又演化出九净肉,又加上了:第六不为己杀,第七生干,第八不期遇,第九前已杀。
所谓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为了给自己吃肉而杀死动物或看到杀死动物的惨相;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或从可信处听闻是为了自己而杀的;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举例来说,如果到市场正好看到摊贩在杀鸡、杀鱼,或者贩卖的人告诉你这是现宰的鲜肉,这就不符合上述条件;又如,到亲戚朋友家里作客时,他们特地杀鸡宰鸭来款待,此即让众生为自己而被杀,这便不是三净肉。
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牲畜禽类等的肉。
吴咏现在尚不知道这些,见三位高僧大德荤素不忌口,也是有些懵,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了,即使在后世清规戒律之下,很多和尚吃肉喝酒也都是随处可见,更别提还有娶妻生子的和尚存在,俨然就是把和尚当做一种职业了。
第(3/3)页